对党员干部队伍中的“文抄公”须零容忍
金木
图片来源于百度近日,山西省纪委监委通报曝光了5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晋城市沁水县安监局办公室工作人员通过语音识别软件抄袭上级文件,并将其转化为该单位的实施方案,内容前言不搭后语、文字漏洞百出;忻州市煤炭工业局副调研员张强在参加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过程中学风漂浮,未作记录,之后为应付检查,安排下属单位工作人员代抄有关学习内容,等等,相关责任人员已受到相应党纪政务处分。文风背后是作风,在中央三令五申之下,仍有个别党员干部出现照搬照抄甚至安排代抄等问题,足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积习甚深、根治不易。(1月1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山西省纪委监委通报曝光了5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其中就包含部分单位的“文抄公”现象。
毋庸讳言,某些单位的一些文字性材料总是存在抄袭现象,有些干部还不以为然的辩解——“天下文章一大抄”,为自己的抄袭行为寻找“依据”。一些文字性材料虽然不需要拿出去公开发表,但也是相当重要的。就拿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来讲,有学习就要有记录、有体会,学习笔记固然必不可少,怎能以“抄”去应对呢?抄袭学习笔记,说明学习不深入、不透彻,甚至就是没有参加学习,只好以抄袭来掩盖、来涂饰,这反映了观念不正、作风不端。
很难想象,在正风肃纪的当下,在深入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今天,竟然还会出现党员干部充当“文抄公”的现象,足见某些党员干部党性不强、纪律规矩意识缺失。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文抄公”,说明某些党员干部工作和学习不在状态,花里胡哨,是慵懒、不作为的一种流露。党员干部是社会先进一族,更要当好社会的表率,迸发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儿。新时代需要新气象、新精神,对党员干部队伍中的“文抄公”须零容忍。
山西省纪委监委部门对党员干部队伍中的“文抄公”,不仅予以纪律惩处,而且还公开曝光,态度之坚决、办事之果断,令人赞叹。其实,对党员干部队伍中的“文抄公”,执纪部门就该高举纪律的大棒予以当头棒喝,让“文抄公”为之付出代价。
此事再次说明,纪律是刚性的,触碰不得、越跨不得,谁拿纪律不当回事,谁将被纪律的大棒伺候。因此,党员干部一定要树立纪律观念,增强使命意识,争做组织信赖、人民满意的勤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