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公镇靳庄村位于泽州县北部,距离市区20公里,共户、口人,耕地亩、宅基地亩、集体建设用地亩。近年来,因立地工矿企业多、距离市区近,村内劳动力普遍就地就业、外出打工或从事个体运输,耕地撂荒、宅基地闲置、建设用地废弃等问题凸显。村党支部坚持靶向发力,做好土地文章,为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47.8万元。
化零为整撂荒耕地规模经营
按照每亩元标准集中流转分散零碎、长期撂荒的耕地1亩,集体投资万元启动“小块地”整理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与金硕园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签订种植协议、供销协议,打造种植、收购、销售全产业链,经营收入由种植大户、农户、村集体按照7:2:1的占比进行分配,每年可增加经营性收入10万元。
增减挂钩宅基地退出复垦
抢抓泽州县被列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机遇,结合村庄建设规划,连片整治凋敝宅基地,按照每平方米元至元的标准,有偿退出户座房屋,腾退空间亩,复垦土地亩,获取指标交易资金0万元。同时利用建成的亩高标准农田,以每亩元标准流转给合作社统一耕种,村集体再按照收益的30%比例进行分红,每年可增加经营性收入7.8万元。
市场运作??建设用地入股分红
在山西农业大学指导下,利用荒坡地发展养殖业,引进金硕园“生猪养殖”产业园项目,坚持“产权清晰、收益归村”原则,将原煤矿废弃建设用地20亩土地入市,拍卖金万元入股金硕园农牧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的饲料厂项目,在就近解决30个劳动力的同时,村集体每年按照股金的10%进行分红,村集体年增加经营性收入30万元。
此外,靳庄村通过“清化收”专项行动,规范认定村内11家企业、租户,统一租金、物业收费标准,村集体每年可收取租金66万元。
下一步,靳庄村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秉持系统化思维,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探索村企合作模式,让靳庄变成“公司运作、政策先行、社会投入”的发展高地,实现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张娅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