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古称建兴、泽州、泽州府,位于山西最南部,南隔太行山脉与河南接壤,素有“河东屏翰、中原咽喉、三晋门户”的美誉。关于晋城地名的由来,《太平寰宇记》记载:晋城县“以三国分晋地后,封晋君于此,故曰晋城”。晋城历史悠久,东晋置郡,北魏置州,清置府,是一座千年古城。晋城还是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禹凿石门、商汤筹雨等神话发源地。
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一组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的晋城的老照片,让我们通过这组老照片,一起去看看昔日的晋城的风貌。
图为80年代的晋城泽州路大转盘,泽州路大转盘是晋城唯一留存的一个大转盘,它不仅是晋城历史的见证者,还是受大众认可的晋城地标,其中的凤翔凌空雕塑更是晋城城市精神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大转盘是众多晋城原住民的精神寄托,是晋城人漂泊他乡的乡愁。
80年代的晋城公交公司院内,来来往往的旅客们。
80年代的晋城国营百货商场前。这个两层小楼如今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在当时,这里可是晋城百姓心目中购物的高档场所。很多晋城人都有在这里购物的记忆。
80年代的晋城人民广场周边街景。人民广场位于黄华街与新市西街交汇处,人民广场是晋城的城市地标,附近是大型购物中心。对于晋城的人民广场,晋城人再熟悉不过了。
80年代的黄华街。黄华街是晋城一条很有名的街道,名称来自“满眼黄华”之意。黄华街是晋城最为繁华与著名的一条街,是老晋城的商业中心和地标,黄华街承载着晋城的地方文化,沉淀了老晋城的辉煌与记忆。
80年代的西巷村。那时的西巷还是个绿荫覆盖的幽静村落。那时候每家每户都是老邻居,大家也经常串门,人际关系非常融洽,如今住在楼上,可能连隔壁家住着谁都不认识。
80年代的晋城人民电影院。人民电影院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这里曾是晋城娱乐文化的中心。小时候如果能来这里看一场电影能高兴好几天。这个电影院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被拆除了,在这里新建了银都购物中心。
80年代晋城观巷市场。说起观巷市场,晋城人都不陌生。这里曾是晋城的小商品贸易市场。昔日的观巷市场人潮如流,人声鼎沸,非常热闹,这里留有很多老晋城人的购物记忆。如今,40年过去了,观巷市场早已退出楽历史舞台。
80年代的白马寺山。白马寺山又名司马山,相传北魏司马懿封长平候曾登临此山而得名。白马寺山的山顶建有一座白马禅寺,故而这座山后来更名为白马寺山。当年登上山顶,可以看到晋城的全城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