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不松懈脱贫攻坚再加劲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我省各地多措并举,统筹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确保不因疫情影响脱贫成色,不因疫情降低脱贫标准。运城台记者樊晓萍:这里是运城,我现在是在夏县南大里乡易地扶贫搬迁点的蔬菜大棚里,现在正值大棚西红柿成熟上市的季节,搬迁户胡丽丽正在这里采摘第一茬成熟的西红柿。运城市夏县南大里乡于家村村民胡丽丽:西红柿五到六天就摘一茬,一茬能摘七八百斤。像这样的蔬菜大棚在南大里乡有67栋,是乡里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的后续产业园,靠着这个产业园,68户搬迁群众实现了脱贫增收。运城市夏县南大里乡于家村村民芦海云:今年包了四个温室大棚,一个棚能卖两万元左右,这四个大棚下来就是八万元。疫情防控期间,怎样让贫困户有稳定收入,乡村两级干部及时沟通协调,安排他们在大棚里打工挣钱。贫困户张晓丽:按小时算钱,一天能挣六十元。夏县南大里乡马沟村村党支部书记樊双虎:基本上一个大棚安排一个劳动力,除草、采摘,保证贫困户能有固定收入。夏县全力搭建就业对接平台,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护林员、保洁员和公益岗位共个,同时利用互联网销售平台,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销售蔬菜、农副产品共多吨。运城市夏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李向东:建立返贫预警机制,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加大产业帮扶力度,确保每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稳定的扶贫产业。晋城台记者孔佳敏:这里是晋城,我现在是在泽州县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持基地的蔬菜大棚里,在我身后,大家正在采摘刚刚成熟的蔬菜,这些蔬菜也将马上运往附近的市场上市销售。这个产业扶持基地是泽州县最大的扶贫车间,这里工作的60多个工人有三分之一都是周边安置点的贫困户。为了将脱贫攻坚受疫情影响的损失降到最低,晋城市出台了关于疫情期间支持脱贫攻坚十项政策。在政策的支持下,金福地农业专业合作社优先复工。按照规定,像这样在疫情期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扶贫车间,劳动力一年内累计工作不少于6个月,人均年收入不低于元,扶贫车间就能享受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每人元,其他劳动者每人元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晋城市扶贫办动态监测组组长梁桃:这十项政策就是重点为了解决好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困难、贫困劳动人口外出务工受限等突出问题,防止贫困户因疫致贫、因疫返贫,我们将继续把这十项政策落到实处,坚决完成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硬任务。